测绘埋石要求

测绘埋石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基准点标石埋设

坐标点标石:对于二级以上公路、独立大桥、特大桥、隧道或含大桥的各级公路,测量基准点应埋设3个以上的标准标石。标石间距应大于50米,宜小于300米,并且每2公里左右至少设置一对可通视的标石。特大桥桥位处至少设置一对间距大于350米的可通视标石。三级以下公路(无大中桥)的,可采用临时点作为基准控制点,临时点必须保证施工期内不被破坏,并容易找到,可设在永久建筑物、无风化基岩和硬化路面钢钎上。

水准点标石:各级公路、城市路每1000米左右设置一个水准点,但不可以超过1500米。各级桥梁两侧各设置一个水准点,特大桥不少于三个水准点。水准点距路中心距离应大于50米,宜小于300米。水准点可用标准埋石和简易埋石留设,也可以利用坐标点标石留设,还可以利用既有构建物留设,留设点应便于测量,还必须保证既有建筑物在4年内不会损坏变形和被轻易破坏。

GNSS点埋设

B级GNSS点:应埋设天线墩。

C、D、E级GNSS点:在满足标石稳定、易于长期保存的前提下,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建造标石或观测墩,包括建造带有中心标志的天线墩、基本标石、普通标石。标石埋设后,至少需经过一个雨季,冻土地区至少需经过一个冻解期,基岩或岩层标石至少需经一个月后,方可用于观测。天线墩要求各种天线墩应安置强制对中装置。

平面控制

点位选择:GPS接收机的点位应选在视野开阔、障碍物较少的地方,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避开大面积水域,交通方便,易于到达和联测,地面基础稳定,易于点的保存。

埋石要求:一级、二级GPS点的标石埋设应做到沙、石、水泥现场浇灌,尺寸一般为高60厘米,顶面15*15厘米,底面18*18厘米,标心为直径10mm钢标。选择部分坚固房屋平台布设,方法为模具浇灌。位于水泥地、沥青地的一、二级GPS点,必须刻石,必须正规刻出十字方框。当图幅内没有埋石点时,至少应埋设2个图根埋石点,并与另一埋石控制点(二级以上)通视。固定点或埋石点每平方公里不少于30个。

高程控制

点位选择:与平面控制相同,GPS接收机的点位应选在视野开阔、障碍物较少的地方,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避开大面积水域,交通方便,易于到达和联测,地面基础稳定,易于点的保存。

埋石要求:与平面控制相同,一级、二级GPS点的标石埋设应做到沙、石、水泥现场浇灌,尺寸一般为高60厘米,顶面15*15厘米,底面18*18厘米,标心为直径10mm钢标。选择部分坚固房屋平台布设,方法为模具浇灌。位于水泥地、沥青地的一、二级GPS点,必须刻石,必须正规刻出十字方框。当图幅内没有埋石点时,至少应埋设2个图根埋石点,并与另一埋石控制点(二级以上)通视。固定点或埋石点每平方公里不少于3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