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品牌的陷阱是
餐饮品牌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多种陷阱,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陷阱及其解释:
以为画个图=做品牌
品牌需要一个形象载体将内涵外化,但这个形象载体不是随便定的。随便画一个图案并不能代表品牌,品牌需要对其形象载体有透彻的理解,否则是没有意义的。
以为品牌定位=终身制
互联网时代虽然改变了消费方式和习惯,但品牌的核心内容可以不变,定位需要随着消费语境改变。只有不断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品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以为名字=牌子
门头上挂的名字只是一个名字,一个商标,并没有表达出真正的品牌概念。名字不一定等于品牌,但被赋予特殊含义的名字可以成为品牌。
以为做产品=做品牌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好的产品如果没有传播性,就会只是每个城市都会有的街边美食。每一个店都具备媒体属性,关键在于挖掘和创造,运用好自媒体,把传播效率拉到最高。
以为店数多少=品牌大小
品牌的大小不是由店数多少来决定的,而是由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来衡量。店数多不一定代表品牌强大。
自嗨式定位
品类定位瞄准的是市场伪需求,很多餐饮企业会犯认知上的陷阱,以为用户也和自己一样对产品很了解。这种自嗨式的定位往往会导致失败。
过于小众化定位
小众品类市场规模小,受众认知不够,市场教育成本高,失败率自然也高。比如有机火锅,因为市场认知度不高,最终未能迎来爆发。
恶意跟风抄袭定位
抄袭定位很难被消费者接受,例如恶意抄袭的康帅傅,以及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黄焖鸡米饭和重庆小面,在经历了疯狂的品类扩张和山寨聚堆后,最终沦落为街边不起眼的快餐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