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厨具处理
餐饮厨具处理是确保食品安全和卫生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处理餐饮厨具的详细步骤和建议:
清洁三部曲
刮渣:使用表面平滑的清洁工具(如百洁布)将食物残渣及油污刮除到厨余垃圾桶中。避免使用易脱落异物的钢丝球等工具,以及造型怪异且不利于清洗消毒的餐饮具。
清洗:在清洗池中加入适当比例的洗涤剂和热水(宜超过40℃),将餐饮具浸泡5分钟或更长时间,使残留物松动、脱落和溶解。使用表面平滑、不易脱落异物的清洁工具进行刷洗。
冲洗:在清水池中使用流动清水充分冲洗,去除餐饮具表面残留的洗涤剂。可以使用手持花洒在清洗池中进行冲洗。
消毒三绝招
物理消毒法:
煮沸消毒:将餐饮具全部浸没在100℃的沸水中煮沸10分钟以上。
红外线消毒:在红外线消毒柜中,将消毒温度控制在120℃以上,保持10分钟或以上。餐饮具摆放应留有一定空隙,以保证消毒效果。
化学消毒法(学校食堂不推荐):
配置含氯消毒液:根据消毒剂说明书使用温水配置至适宜浓度,消毒剂需在水中完全溶解并搅拌均匀。使用测氯试纸验证有效氯浓度。餐饮具应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至少5分钟,之后使用净水冲洗表面,去除残余的消毒液。
使用要求
餐饮具应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避免重复使用一次性餐饮具。
刀具、砧板生熟、荤素分开使用,并有明显标识。使用后须统一进行清洗消毒,并按要求侧立存放在通风处。
清洗消毒程序
手工清洗:
刮掉餐用具表面的食物残渣。
用含洗涤剂的溶液洗净餐用具表面。
用自来水冲去餐用具表面残留的洗涤剂。
洗碗机清洗:按设备使用说明操作,确保消毒温度和时间满足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要求。
保存方法
餐用具清洗或消毒后应沥干、烘干。使用抹布擦干的,抹布应专用,并经清洗消毒方可使用,防止餐用具受到污染。
将消毒后的餐用具放入专用、密闭保洁设施内,如使用敞开式货架,需加装防护罩。
其他注意事项
对于怀疑病毒污染的厨具,可以使用0.05%的次氯酸钠或75%左右的酒精进行消毒。
耐热、体积较小的厨具,蒸煮加热是最有效的方法。
餐饮具消毒设备(如自动消毒碗柜等)应正常运转并能满足消毒需要,设备内部洁净无油污残留。
通过以上步骤和建议,可以有效地处理餐饮厨具,确保食品安全和卫生,避免交叉污染和疾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