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筋做法
负筋的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计算负筋参数
根据设计要求,计算负筋的数量、直径、间距和高度等参数。
布置负筋
在板的较厚侧,从梁、墙等结构搭接处的板缘开始布置负筋,间距一般为150mm左右。
负筋的直径最好比主筋略小,高度由中心点到厚板侧(较小值)的距离为5cm-10cm。
制作负筋
负筋两侧的90度弯钩长度应根据板面厚度减去上下两个保护层的厚度来确定。例如,对于12公分厚板面,负筋弯钩长度有8~9公分就足够了。
负筋的长度计算也很简单,只需记住一个数值,即板面跨度的1/4。在实际情况中,图纸上都会标明负筋的长度。如果没有图纸,可以从梁中开始,各取两侧1/4的跨度,然后再加上负筋两端的制作弯钩长度,这样就能得到所需的负筋开料长度。
使用方管架体固定负筋位置
根据设计板跨,将方管下料成长度为米、米、米等规格,并将方管焊成架体顶面,两根方管平行放置,间距为400mm左右,两端头及中间用方管或12以上钢筋作为拉杆焊接成一个整体,拉杆间距400mm左右。
方管架体焊钢筋撑脚,架体高度等于设计板厚,撑脚间距要求不大于400mm,整体架体连接点包括拉杆和焊脚均应满焊。
将上层负筋用双股扎丝固定在悬挂架上,每边不少于三道,间距不大于500mm,在混凝土浇捣的同时,将已振捣部分的架体用φ25钢筋做成的铁铲铲断扎丝,取出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