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点灯风俗有哪些

广西的点灯风俗主要流行于广西的岑溪、梧州等地,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正月初十挂花灯

农历正月初十,母亲会带上一年出生的男孩到社庙挂花灯,向社王报人丁,祝孩子平安成长。灯用竹篾扎框架,内点油灯,每天加油,外糊花纹纸,上写谜语。这一天,设宴饮花酒,外祖父送衣服、玩具等,亲友亦赠物送钱,共饮酒宴。正月十六落灯。

上灯节

上灯节是广西岑溪独有的节日,比元宵节隆重。过了春节后,添了男丁的家庭会在初十挂上红花灯,并请亲朋好友一起喝酒庆祝。上灯的人家要买3盏灯,分别点在社主公处、祠堂里和家里的正屋厅堂。灯可以通电,从初十点到十六点一直亮着,代表祈求神灵保佑孩子聪明伶俐、健康成长。

正月十二开始挂灯

在广西南宁市横县农村地区,有在正月十二日开始挂灯的习俗,每天去土地庙点灯,直到正月十六日下灯。这个习俗源于东汉明帝时期正月十五在皇宫和寺庙点灯敬佛仪式。

赛灯

桂西北、桂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流行上元节赛灯的习俗。人们在上元节晚上摆出各自做的灯进行比赛,比比谁做得最好最巧。灯通常插在有辟邪寓意的柚子上,或是以香代火,灯或香火自然熄灭后,表示春节结束,新的一年开始。

这些习俗体现了广西地区丰富的民间文化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