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用地测量测绘依据

违法用地测量测绘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测绘法》的相关规定

根据《测绘法》第二条第二款,测绘活动包括对自然地理要素或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进行测定、采集、表述,以及对获取的数据、信息、成果进行处理和提供。土地面积的测定属于法律所规定的测绘范畴。

第二十八条进一步规定,从事测绘活动的单位应当具备法人资格,并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测绘资质证书,方可从事测绘活动。

《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

地类认定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调查条例》《土地调查条例实施办法》进行的。通过县级实地调查、省级和国家级核查,以土地详查为基础,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17)、《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TD/T 1055-2019)等技术标准,对地类及其界线进行调查认定,并经国务院批准逐级公布。

国土利用现状图和数据库

违法用地的界址范围或勘测定界坐标数据需要套合到违法用地行为发生时最新或上一年度的国土利用现状图或国土调查数据库及国家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上,对照现状地类进行判定。如果现状是建设用地,应当按照建设用地进行判定,但现状地类为建设用地并不能作为判定用地是否合法的唯一依据。

总结:

违法用地测量测绘的依据涉及《测绘法》和《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具体操作需要参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并将测量数据套合到最新的国土利用现状图和数据库中,进行地类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