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时期餐饮消毒方式
在防控疫情期间,餐饮消毒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个人健康卫生
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戴口罩,并实行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症状,应主动戴口罩到就近的定点救治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进入餐饮场所的人员需戴口罩,用餐前需要洗手,避免大声说话以减少飞沫传播。
餐厅环境预防性消毒
保持空气清新:
自然通风,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通风条件不良的建筑,宜采用风扇加强通风换气。
空调环境保持新风量,使用空调设备的餐厅加大新风量和换气量或开启换气扇及空调新风装置,以增加空气流通。对空调过滤网应每周清洁消毒一次,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后使用。
空气消毒,空气质量差时,应加强通风换气,也可采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保持环境物品表面和餐具的清洁:
环境物品表面消毒:对高频接触部位,例如门把手、座椅扶手、电梯开关、电梯扶手、座椅、桌面等重点部位,使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液或用75%的酒精擦拭重点部位,每日2次。餐厅地面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液拖地,每日1次。
餐/茶饮具消毒:首选物理消毒方法,流通蒸汽100℃作用10分钟、煮沸消毒作用10分钟,或使用臭氧餐具消毒紫外线-臭氧餐具消毒柜、紫外线消毒箱、自动冲洗消毒洗碗机等方法消毒。
餐具消毒
高温煮沸消毒:将需要消毒的餐具洗涤洁净后置入沸水中煮5-10分钟;取出后记得自然干燥,不要用毛巾擦拭以免细菌感染。
蒸汽消毒:将洗涤洁净的餐具置入蒸汽柜或箱中,使温度升到100℃时消毒5-10分钟;用锅加水煮沸后产生大量蒸气消毒餐具,效果也很好。
烤箱消毒:如红外消毒柜等,温度一般在120℃左右,消毒15-20分钟。
浸泡消毒:浸泡不耐高温的餐具,特别是玻璃杯、啤酒具、密胺餐具等会遇热爆裂、变形的,可使用84消毒液等按比稀释后浸泡。浸泡时一定要注意药液必须没过杯具餐具;浸泡时间要充足,一般需15~30分钟;浸泡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好用流动水冲洗。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杀菌一般用于冷菜间。在菜品制作前后半小时应将紫外线灯打开至少30分钟,切记:开启紫外线灯杀菌消毒是在操作间没有人的情况下进行,否则会对操作人员造成健康方面的损伤。
酒精消毒:一般用于菜板菜刀。操作时将清洁过的菜刀砍立于菜板上,淋少量酒精于菜刀菜板上点燃,火焰燃尽后即可。但此操作具有一定危险性和安全隐患,所以一定要注意操作安全。更稳妥的办法是直接将清洁过的菜刀菜板至于沸水中煮5-10分钟后捞出自然晾干。
空气消毒
使用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适宜于超低容量喷雾器消毒的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特别注意空气消毒前一定要将食物、餐具、调料等物资进行加盖、密封、入柜、入冰箱、冰柜等措施,空气消毒前将门窗关闭。
消毒液配置方法
选择合适的消毒液,如次氯酸钠溶液、漂白水、酒精等,注意消毒液的浓度和适用范围。
次氯酸钠溶液配置方法:将3000mg的次氯酸钠加入1L冷开水中,充分溶解,制成含0.1%活性氯的溶液。注意:次氯酸钠稀释后的溶液要在制成后2小时内使用,过期后需重新配置。
漂白水配置方法:将草酸钠固体0.1g与次氯酸钠液(浓度为5%)混合,调成1L溶液。注意:漂白水溶液配置后应在制成后2小时内使用,过期后需重新配置。
其他措施
增加消毒通风工作,加强清洁及检查力度。门店吧台、餐桌椅、展示柜等外场顾客公共空间,每天10点、14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