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职博士生招生简章是否有助学金评定标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选择攻读博士学位,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吸引了众多在职博士生前来深造。那么,上海在职博士生招生简章中是否有助学金评定标准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一、上海在职博士生招生简章概述

上海在职博士生招生简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招生对象: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相关专业工作两年以上的在职人员。

  2. 招生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

  3. 招生名额:根据各招生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

  4. 报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3月至4月。

  5. 考试科目:包括外语、政治、专业课等。

  6. 录取方式:根据考生考试成绩、综合素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

二、上海在职博士生助学金评定标准

  1. 助学金类型

上海在职博士生助学金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国家助学金:由国家财政拨款,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博士生。

(2)学校助学金:由学校自筹资金设立,用于资助品学兼优的博士生。

(3)导师助学金:由导师根据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给予一定的资助。


  1. 助学金评定标准

(1)国家助学金:申请者需满足以下条件:

① 家庭经济困难,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② 品学兼优,学习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50%。

(2)学校助学金:申请者需满足以下条件:

① 品学兼优,学习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30%或获得校级以上奖励;

② 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潜力。

(3)导师助学金:申请者需满足以下条件:

① 在导师指导下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

② 具有良好的学术潜力和科研能力。


  1. 助学金发放

(1)国家助学金:每年发放一次,金额为6000元。

(2)学校助学金:每年发放一次,金额根据各学校规定有所不同。

(3)导师助学金:由导师根据学生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潜力,自行决定发放金额和次数。

三、总结

综上所述,上海在职博士生招生简章中确实有助学金评定标准。各类助学金的设立,旨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博士生顺利完成学业。有意向攻读上海在职博士生的在职人员,在了解招生简章的同时,还需关注助学金评定标准,以便为自己的求学之路提供更多保障。

猜你喜欢:社科院在职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