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场所隐患
餐饮业场所存在的隐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燃气安全问题
厨房使用明火进行作业,常用的燃料包括液化石油气、煤气、天然气和炭等。若操作不当或储存不当,容易引起泄漏、燃烧或爆炸。
燃气软管超过使用年限,未及时更换,或减压器老化导致接口处漏气,未在使用完毕后关闭钢瓶阀门等,都极易引发火灾。
油烟重
厨房常年环境潮湿,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不均匀燃烧物及油烟容易积累,形成可燃物油层和粉层附着在墙壁、烟道和抽烟烟机的表面。若不及时清洗,有引起油烟火灾的可能。
电线多且隐患大
部分厨房内存在使用铝芯线代替铜芯线、电线不穿管、电闸不设背后盖的现象。这些设施在水气、油烟和烟气的长期腐蚀下,绝缘层老化变质极快,容易发生漏电、短路起火。
厨房内运行的机器较多,超负荷现象严重,特别是大功率电器设施,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因电流过大导致插座、线路发热起火。
消防通道被占用
餐厅内部有大量的桌椅、餐具、清洁用品等易燃可燃物,有些杂物被随意堆放在过道或门口,导致疏散通道堵塞。万一发生火灾,人员无法及时逃生。
一些餐厅设置在狭窄的小路上或道路两边停放车辆,导致消防车道被堵,消防车无法进入,耽误救援时间。
消防设施不完好
部分小型餐饮店的消防通道被杂物堵塞,消防设施维护不到位,存在火灾隐患。
擅自改变建筑使用性质,如将底部作为店面经营用房,夹层或二层作为仓库、住宿使用,形成“三合一”现象,一旦发生火灾,人员安全逃生困难。
用电不规范
餐厅内用电设备如存在过载运行、线路老化、插座松动、线路未穿管保护、线路裸露在外等情况,应及时维修。
电气线路短路可能引燃可燃物,如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航城街道三围社区一手工酸奶店因电气线路短路引发火灾。
用油不当
烹饪食物时,锅里加油过多或油温过高,油液受热溅出锅外,遇到火源极易燃烧。
燃料用油和食用油放置不当也容易引起火灾。
员工消防安全意识薄弱
员工在添加酒精、使用液体酒精炉、木炭炉等危险品时,操作不当极易引发火灾。
员工消防安全意识薄弱,如不在使用完毕后关闭燃气阀门、不重视消防设施的使用等。
建筑本身安全隐患
餐馆建筑老旧、设施简陋、不规范私搭乱建,耐火等级低,建筑外部防火间距不足,厨房部位与其他部位没有防火分隔。
综上所述,餐饮业场所的隐患主要集中在燃气安全、油烟积累、电线安全、消防通道堵塞、消防设施不完善、用电不规范、用油不当、员工安全意识薄弱以及建筑本身安全隐患等方面。建议餐饮场所应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员工消防安全培训,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