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在职博士招生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逐渐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在职博士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求他们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那么,2018年在职博士招生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在职博士招生过程中,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培养学生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举办专题讲座、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参观革命纪念地等活动,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激发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热情。

二、注重实践环节

在职博士教育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实践调研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此外,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三、强化课程设置

在职博士招生过程中,学校应注重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将社会责任感教育融入课程体系。例如,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社会责任案例,让学生了解专业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公共课程中设置道德与法律、伦理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四、建立激励机制

为了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校可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例如,设立“社会责任感奖学金”,对在社会实践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举办“社会责任感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通过这些激励措施,让学生认识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学校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教师应以身作则,关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载体。学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人文精神。通过举办学术讲座、文化沙龙、读书会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七、建立健全评价体系

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校应建立健全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应包括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同时,学校还应定期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总之,2018年在职博士招生过程中,培养社会责任感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应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环节、课程设置、激励机制、教师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在职博士研究生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