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手法教程

景观设计手法引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引导与示意

引导的手法包括明示和暗示。明示通常采用文字说明的形式,例如路标、指示牌等小品。暗示则可以通过地面铺装、树木的有规律布置来指引方向和去处,给人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渗透与延伸

在景观设计中,景区之间并没有十分明显的界限,而是相互融合、渐变。渗透和延伸常常采用草坪、铺地等手法,连接空间,给人在不知不觉中景物已发生变化的感觉,从而在心理感受上不会“戛然而止”,提供良好的空间体验。

空间的组织与导向性

利用空间的组织与导向性,如游廊等狭长空间形式,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引导人们至某个确定的目标——景观所在地。

植物的平面表现手法

通过树冠、树干、草地、花坛等平面投影来表现景观的造型,并结合光影增加造型的层次和质感。

远近景的表现手法

结合远景和近景,体现立体感和层次感,注意分清景观所表达的主次结构,使两者既能独立存在又能互为辉映。

虚实相间的表现手法

虚实相间的手法能够增加景观的动静相宜的美感,更好地营造出层次和意境。

对景与借景

对景是指在轴线或风景线端点设置的景物,常设于游览线的前方。借景则是通过巧妙的视线组织,将园林内外的优美景色纳入观赏者的视线之中,包括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和应时借等多种形式。

框景法

利用建筑的门窗、树洞等自然形成的“画框”,将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纳入其中,形成一幅幅如画的景致。

藏景法

将欲展示的景观或景色有意地隐藏起来,前部或外部用山、石、墙或树木等加以遮挡,增强景观的突然性和惊喜感。

添景法

在园林的某些空旷或单调的区域,通过添加植物、建筑小品等景观元素,以增加空间层次和景观丰富度。

夹景法

通过设置景物在视线的前方,形成夹景,增强景观的层次感和引导作用。

这些手法在景观设计中综合运用,能够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并和谐地与周围环境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