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一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测标准。

机制砂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在机制砂的生产过程中,严格的质量检测标准至关重要。以下是对机制砂一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测标准进行详细阐述的内容。

一、原料质量检测

  1. 原料种类:机制砂的生产原料主要是岩石、河卵石、矿渣等。在生产前,应对原料进行分类,确保原料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原料粒径:原料粒径应符合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的要求。通常,机制砂的原料粒径在0~5mm之间。

  3. 原料含泥量:原料含泥量是影响机制砂质量的重要因素。根据GB/T 14684-2011,原料含泥量应≤3%。

  4. 原料含水量:原料含水量会影响机制砂的粒度分布和强度。在生产前,应对原料进行干燥处理,确保含水量≤5%。

二、生产过程检测

  1. 破碎机:破碎机是机制砂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在破碎过程中,应对破碎机的运行状态、破碎效率、破碎产品粒度分布等进行检测。

  2. 筛分设备:筛分设备用于对破碎后的原料进行粒度分级。检测内容包括筛分效率、筛分产品粒度分布、筛网磨损程度等。

  3. 洗砂设备:洗砂设备用于清洗机制砂,去除其中的杂质。检测内容包括洗砂效率、洗砂产品含泥量、洗砂产品含水量等。

  4. 混合设备:混合设备用于将不同粒度的机制砂进行混合,以满足不同工程对砂子的需求。检测内容包括混合均匀度、混合产品粒度分布等。

三、成品质量检测

  1. 粒度分布:根据GB/T 14684-2011,机制砂的粒度分布应符合表1的要求。检测方法采用筛分法,对机制砂进行粒度分级。

  2. 含泥量:检测方法采用水洗法,将机制砂样品置于水中,观察泥沙含量。根据GB/T 14684-2011,机制砂的含泥量应≤3%。

  3. 含水量:检测方法采用烘干法,将机制砂样品置于烘箱中,烘干至恒重。根据GB/T 14684-2011,机制砂的含水量应≤5%。

  4. 压碎值:检测方法采用压碎值试验,将机制砂样品置于压碎值试验机上,观察其抗压强度。根据GB/T 14684-2011,机制砂的压碎值应≤30%。

  5. 磨损度:检测方法采用磨损度试验,将机制砂样品置于磨损度试验机上,观察其磨损程度。根据GB/T 14684-2011,机制砂的磨损度应≤20%。

  6. 水泥胶砂强度比:检测方法采用水泥胶砂强度比试验,将机制砂与水泥按一定比例混合,观察其抗压强度。根据GB/T 14684-2011,机制砂的水泥胶砂强度比应≥0.8。

四、检测频率与记录

  1. 检测频率:在生产过程中,应对原料、生产设备、成品进行定期检测,确保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稳定。检测频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检测记录:检测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检测数据、检测时间、检测人员等信息。检测记录应妥善保存,以备后续查询。

总之,在机制砂一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测标准应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标准,确保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优质机制砂。通过对原料、生产过程、成品的质量检测,可以有效控制机制砂的质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猜你喜欢:选矿在线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