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测绘历史简介
黄河测绘历史简介如下:
古代测绘
《禹迹图》:宋代石刻地图,显示了黄河的“几”字形干流,但上游绘制至积石山(阿尼玛卿山)。
《坤輿万国全图》:显示黄河分两支,反映了1194—1580年间的黄河状态。
民国时期测绘
对黄河中下游河段进行了多次测绘,但工作不够完善,上游及河源地区内容缺乏,制图规范不统一。
新中国成立后测绘
1977年:对黄河有了系统性、全面性的认识,称为“万里黄河”。
黄委会:整理测算黄河的各项特征值,如河长、各断面水量、高程、集水面积等,并在1977年刊印出版了《黄河流域特征值资料》。
现代测绘
黄河测绘院:始建于1933年,是黄河流域专业测绘机构。完成了黄河流域基础测绘、水利水电工程测绘等任务,为黄河三门峡、小浪底等大型水利枢纽建设和南水北调西线等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提供了测绘保障。
总结:
黄河测绘历史从古代到现代,经历了从简单的地图绘制到系统性的测绘工作,为黄河的治理和水利工程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