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豆粥作文
熏豆粥
在秋分过后的日子里,黄豆已经长得七八分饱满,正是制作熏豆的好时节。烘制出来的熏豆口感鲜嫩,带着些许水汽的毛豆剥起来也更为容易。每当这个时候,家里总是热闹非凡,三姑六婶和邻居大娘都会聚在一起,围坐在厢房里的圆竹匾旁,一边剥豆一边闲聊家常。
剥好的豆子会放进竹淘箩中,到河边洗去薄薄的白膜,然后在开水中汆熟,加入适量的盐和味精,沥干水分。接下来,用炭火焙烘,灶膛里烧得红火红的炭火不见火花,父亲将豆子摊在铁丝网的筛子上,盖上青绿的茅草秆或金黄的稻草秆,既透气又保温。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用手为豆子翻身,以免焦黄。母亲则守在厨房,不断用手翻动豆子,让它们在火力下慢慢瘦身,快速脱水。
大约四五个小时后,豆子们变得干燥,表皮起皱,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此时的熏豆色如翡翠,熟而不焦,酥而不硬,清香可口,余味无穷。清晨起来,抓一把熏豆作为下粥的小菜,它小巧、清香,很有韧性,是孩子们喜爱的零食。祖母还会把一些熏豆贮藏于罐内,供短期内食用。
熏豆不仅可以用来泡茶,还可以用作粥菜和佐酒,也是孩子口中的美味零食。干嚼熏豆,那独特的农家风味让人回味无穷。在语文课上,老师让我们描述熏豆茶,我总会忍不住喝完整杯茶,再舀出杯底的熏豆,品尝那咸香、鲜甜的味道。
除了泡茶,熏豆还可以用来熬粥。将熏豆加入红豆粥中,不仅增添了风味,还让整碗粥变得更加美味。妈妈熬的红豆粥,香气扑鼻,喝上一口,唇齿留香,让人想起故乡和母亲。
熏豆粥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份情感的寄托。它勾起了人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让人在品尝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幸福。如果你有机会来到我的家乡,一定要尝尝这香喷喷的熏豆粥,感受一下它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