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厕刷脸出厕纸作文
在北京天坛公园的公厕里,出现了6台“人脸识别厕纸机”,如厕者必须在机器面前“刷脸”才能取出60厘米至70厘米的厕纸,而且同一人必须间隔9分钟才能再次取纸。这一“黑科技”用在了如厕这件小事上,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啼笑皆非
天坛公园所有公厕原本都有免费厕纸,但总被人整卷顺走,有人甚至一天来几次。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公园管理方无奈地搬出了“人脸识别厕纸机”。这种措施虽然 令人啼笑皆非,但也是无奈之举。
道德成本
使用“人脸识别厕纸机”无疑增加了道德成本。网民纷纷议论,认为“一厕纸也要大费周章,搬来最先进的机器控制,现在的人都怎么了?”贪小便宜的行为令人不齿。然而,这种设备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 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意识,促使人们更加珍惜公共资源。
效率与公平
从效率角度来看,“人脸识别厕纸机”能够有效防止厕纸被过度使用,确保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同时,通过设置取纸间隔时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 避免同一人频繁取纸,保证了公平性。
技术与人性
“人脸识别厕纸机”的出现,也引发了关于技术与人性的讨论。一方面,技术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另一方面,过度依赖技术可能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缺失,甚至产生新的社会问题。
建议
尽管“人脸识别厕纸机”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总体来说,它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为了更好地推广这一技术,可以考虑以下几点建议: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公园入口等渠道,加强对“人脸识别厕纸机”的宣传,让游客了解其目的和意义,提高公众的道德意识和文明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