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与海砂在工程验收指标上有何要求?
机制砂与海砂在工程验收指标上的要求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砂石作为混凝土的主要骨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性能和工程质量。然而,由于自然资源的限制,机制砂和海砂逐渐成为砂石市场的主要来源。那么,在工程验收指标上,机制砂与海砂有何要求呢?
一、机制砂
机制砂是指通过机械破碎、筛分等工艺制成的砂。与天然砂相比,机制砂具有以下特点:
粒度均匀:机制砂的粒度分布相对集中,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纯度高:机制砂中杂质含量相对较低,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压碎值低:机制砂的压碎值较低,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耐磨性。
在工程验收指标上,机制砂应符合以下要求:
粒度组成:机制砂的粒度组成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用砂》(GB/T 14684-2011)的规定。通常,机制砂的细度模数应在2.3~3.7之间。
含泥量:机制砂的含泥量应不大于3%。含泥量过高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砂率:机制砂的砂率应符合设计要求。砂率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压碎值:机制砂的压碎值应不大于30%。压碎值过高会影响混凝土的耐磨性。
混凝土强度:机制砂配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海砂
海砂是指从海洋中采集的砂。与机制砂相比,海砂具有以下特点:
粒度粗:海砂的粒度分布相对较宽,细度模数一般在2.0~3.5之间。
氯离子含量高:海砂中氯离子含量较高,容易导致混凝土的钢筋腐蚀。
碱骨料反应:海砂中可能含有碱活性骨料,容易引发碱骨料反应。
在工程验收指标上,海砂应符合以下要求:
粒度组成:海砂的粒度组成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用砂》(GB/T 14684-2011)的规定。
含泥量:海砂的含泥量应不大于5%。含泥量过高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氯离子含量:海砂的氯离子含量应不大于0.06%。氯离子含量过高会导致混凝土的钢筋腐蚀。
碱骨料反应:海砂中碱活性骨料含量应不大于1%。碱活性骨料含量过高会引起碱骨料反应。
混凝土强度:海砂配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三、总结
在工程验收指标上,机制砂与海砂均有严格的要求。为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在选择砂石时,应根据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合理选用机制砂或海砂。同时,应加强对砂石的质量检测,确保砂石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为工程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磨矿专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