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测绘分工
古建筑测绘分工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现场踏勘 :测绘人员需要对古建筑进行详细的现场踏勘,了解古建筑的布局、结构、材料等信息,为后续的测绘工作做好准备。布设控制点:
在古建筑的关键位置布设控制点,如墙角、柱础等,以便进行后续的测量工作。
测量与记录:
利用测量工具对古建筑进行详细的测量,包括距离、角度、高度等,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草图上。
建筑总体布局测绘
平面布局:
测量古建筑整体的平面形状,如矩形、方形、圆形、不规则形等,确定各建筑单体在院落或建筑群中的位置关系,明确主次、对称等布局特点。详细测绘各建筑单体的开间、进深尺寸,标注出门、窗、廊、台阶等各部分在平面上的位置和尺寸。
竖向关系:测量各建筑单体的台基高度、室内外地坪高差,以及不同建筑单体之间的高差变化。确定建筑屋顶的形式(如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等)及其高度,分析建筑整体的竖向层次感。
建筑单体结构测绘
基础与台基:勘查基础的类型(如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等),测量其尺寸、深度及埋置情况,了解基础的稳固程度。测绘台基的形制(如须弥座、普通台基等),包括各层的高度、宽度、装饰图案等细节,记录台基的损坏情况。
木构架:对柱、梁、枋、檩、椽等木构件进行逐一测量,确定其尺寸(长度、直径、截面尺寸等)、材质、加工工艺(如榫卯形式)。分析木构架的结构体系(如抬梁式、穿斗式等),绘制木构架的剖面图,明确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检查木构架的变形、腐朽、虫蛀等损坏状况。
墙体与屋面:测量墙体的厚度、高度、材质(如砖石、土坯等),记录墙体的砌筑方式(如顺砌、丁砌等)和装饰(如抹灰、砖雕、石雕等)情况,查找墙体的裂缝、倾斜等问题。测绘屋面的坡度、曲线形状,确定屋面材料(如瓦、茅草等)及其铺设方式,检查屋面的漏雨、瓦件破损、脊饰损坏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