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卫战为何无巷战

南京保卫战之所以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巷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装备和训练不足

国军从淞沪会战撤退到南京时,主力部队装备多为德式,但士兵和军官的服装式样不同,导致一线军官大量被日军识别并杀害。

新升任的军官由于缺乏威信和指挥经验,无法有效指挥部队,士兵们也不认可他们,导致指挥混乱。

新招募的新兵训练不足,无法形成有效的战斗力。

战略部署问题

南京保卫战初期,军委会命令唐生智坚守南京,希望滇军(法国装备的部队)到来后能在南京给日军重创,以鼓舞抗日士气。

-但随着战争推移,战略由短期固守转变为相机撤退,守军可以选择缓慢退出战斗,利用街巷阻击敌军掩护友方撤退或转移。

战术选择

巷战定义为在街巷中逐街、逐屋展开争斗,守城部队可以选择有退路的慢慢退出战斗,或者进行死战,没有退路的情况下尽可能歼灭敌军。

南京保卫战初期目的是短期固守,并非死战,因此守军可能更倾向于选择有策略的撤退而非全面的巷战。

实力对比

守城部队在实力上明显弱于攻城方,一旦城破,即便进行巷战,也往往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况,攻城方心理和实力上的优势使其更倾向于选择碾压守城方。

由于上述原因,南京保卫战并没有发生预期的激烈巷战,守军更多地采取了有策略的撤退和阻击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