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法结合的文献综述
礼法结合的文献综述
礼法结合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将伦理道德与法律制度相结合,实行“德主刑辅,礼法并用”的治国方式。以下是对礼法结合文献的综述:
礼法结合研究内容
礼法结合综治模式:自中国封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确立后,汉代创设的礼法结合综治模式成为封建社会治国的主流模式。
礼法结合内涵:礼侧重于预防犯罪,法侧重于惩罚犯罪,以人情为核心,以道德为基础,重宗法的伦理,礼乐政刑综合为治。
礼法结合研究现状
实证分析与理论探讨:学者们进行了许多关于礼法结合对社会影响的实证分析,其中瞿同祖的研究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儒法本体之争在秦汉以后已不存在,董仲舒是儒家经义应用于法律的第一人。
礼法结合的历史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从儒家衍生出来,儒法两家在治国方略上有所不同,但儒家主张“礼治”,法家推崇“法治”,为后世“礼法合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秦汉时期:西汉中期开始引礼入法,礼法结合的情况到东汉末曹魏初开始有了变化。
魏晋南北朝:礼与法的结合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分为初步结合和紧密结合两个阶段,礼法二者在治理国家的作用方面并驾齐驱。
礼法结合的现代转化
儒家核心价值:在西方文化冲击下,儒家核心价值如仁、义、礼、智、信等面临解构,但礼法结合被视为儒学的发展出路之一。
礼法结合模式:关倩提出礼法结合包含传统模式和现代模式,传统模式以家族为本位,现代模式以平权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为主要内容。
礼法结合与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