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中的障景
在景观设计中,障景手法是一种重要的空间控制手段,主要用于 抑制视线、引导空间方向转换,以及营造特定的园林意境。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障景手法:
山障:
利用土山或叠石形成屏障,不仅能够遮挡视线,还能增加景观的立体感和深度。
树障:
通过丛生树木隔开视线,创造出一种自然的屏障效果,使人们感受到曲径通幽的园林意境。
曲障:
通过曲折的廊院设计来遮挡和引导空间,使视线在转折中感受到变化和引导。
隔景:
通过设置屏障、墙壁、树篱等障碍物来划分和隔离园林空间,控制视线,保护隐私,并增强私密性。
夹景:
在视线两侧通过建筑物、假山、植物、廊架等景观元素形成夹持效果,突显远处或近处景观的美感和重要性。
漏景:
利用园林中的缝隙或开放空间,通过有意识地设置或保留视线通道,观赏到远处的景观。
抑景:
通过遮挡或隐藏某些景观元素,减弱其在园林中的视觉影响,从而突出或强调其他景观元素或空间。
中央景观突出:
通过设置障景将中央景观与其他区域分隔开来,营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
路径引导:
利用障景引导游客的游览路线,使游客能够按照设计师的意图进行游览。
空间分隔:
通过设置障景将园林空间划分为多个区域,使每个区域具有各自独特的氛围和特征。
这些手法在传统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均常见应用,如北京颐和园利用假山、树林作为障景,创造出富有层次感的院落景致。在现代楼盘设计中,障景手法也常用于增加空间层次感和引导视线。
总的来说,障景手法通过巧妙地布置和设计,能够有效地控制视线、引导空间、转换方向,并营造出丰富多变的园林意境,是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