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成砂率50%对工程成本的影响

机制砂成砂率50%对工程成本的影响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混凝土用量逐年增加,而混凝土生产中常用的天然砂资源却逐渐匮乏。为解决这一矛盾,机制砂作为一种替代品应运而生。机制砂的制备工艺和成砂率直接影响着工程成本。本文将分析机制砂成砂率50%对工程成本的影响。

一、机制砂成砂率的概念

机制砂是指由矿山开采、破碎、筛分等工艺加工而成的砂。成砂率是指机制砂中颗粒级配良好、粒径在0.15mm至5.0mm之间的颗粒占总量的比例。成砂率是衡量机制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机制砂成砂率对工程成本的影响

  1. 材料成本

机制砂的原料成本主要包括矿山开采成本、破碎成本、筛分成本等。成砂率越高,单位产量的机制砂产量越大,原料成本相对较低。以成砂率50%的机制砂为例,其原料成本约为天然砂的60%左右。因此,提高成砂率可以降低材料成本。


  1. 人工成本

在机制砂生产过程中,人工成本主要包括操作人员工资、设备维护保养费用等。成砂率越高,生产效率越高,人工成本相对较低。以成砂率50%的机制砂为例,其人工成本约为天然砂的70%左右。


  1. 设备成本

机制砂生产设备主要包括矿山开采设备、破碎设备、筛分设备等。成砂率越高,设备利用率越高,设备折旧成本相对较低。以成砂率50%的机制砂为例,其设备成本约为天然砂的80%左右。


  1. 运输成本

机制砂的运输成本主要包括运输距离、运输方式、运输工具等。成砂率越高,单位体积的机制砂产量越大,运输成本相对较低。以成砂率50%的机制砂为例,其运输成本约为天然砂的60%左右。


  1. 环保成本

机制砂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粉尘、噪音等污染。成砂率越高,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相对较少,环保成本相对较低。以成砂率50%的机制砂为例,其环保成本约为天然砂的70%左右。

三、提高机制砂成砂率的措施

  1. 优化生产工艺

通过优化矿山开采、破碎、筛分等工艺,提高机制砂的成砂率。例如,采用先进的破碎设备,提高破碎效率;采用合理的筛分工艺,确保筛分效果。


  1. 选择优质原料

选择优质的原料,如石英石、花岗岩等,有利于提高机制砂的成砂率。优质原料具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有利于提高破碎效率。


  1. 优化设备配置

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合理配置矿山开采、破碎、筛分等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例如,采用大型破碎设备,提高破碎能力;采用高效筛分设备,提高筛分效果。


  1. 加强生产管理

加强生产管理,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例如,合理配置生产计划,避免原料浪费;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四、结论

机制砂成砂率50%对工程成本的影响较大。提高成砂率可以降低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成本、运输成本和环保成本。通过优化生产工艺、选择优质原料、优化设备配置和加强生产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机制砂的成砂率,降低工程成本。

猜你喜欢:矿用过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