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与CIM结合,有哪些政策支持?

随着我国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数字孪生与CIM(计算机集成制造)的结合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数字孪生技术通过构建物理实体的虚拟模型,实现实体与虚拟之间的实时交互和数据共享,而CIM则是一种集成制造系统,旨在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化。本文将探讨数字孪生与CIM结合的政策支持情况。

一、国家层面政策支持

  1. 《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要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文件中多次提到数字孪生和CIM技术,鼓励企业开展相关研究和应用。


  1.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数字孪生列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并提出要推动数字孪生技术在制造业、医疗、交通等领域的应用。


  1. 《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该意见提出,要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支持企业应用数字孪生、CIM等技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地方层面政策支持

  1. 北京

北京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要支持企业应用数字孪生、CIM等技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 上海

上海市发布《上海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要加快推进数字孪生、CIM等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化制造企业。


  1. 广东

广东省政府发布《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3年)》,提出要推动数字孪生、CIM等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打造一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三、产业政策支持

  1. 产业基金支持

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设立产业基金,支持数字孪生、CIM等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例如,北京市设立了智能制造产业基金,重点支持智能制造领域的企业和项目。


  1. 技术创新支持

政府鼓励企业开展数字孪生、CIM等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供政策扶持。例如,上海市设立了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基金,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制造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1. 人才政策支持

政府出台一系列人才政策,吸引和培养数字孪生、CIM等领域的专业人才。例如,北京市实施“高精尖”人才引进计划,为优秀人才提供落户、住房、子女教育等优惠政策。

四、政策实施效果

  1. 企业应用数字孪生、CIM技术积极性提高

在国家及地方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并应用数字孪生、CIM等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 产业链协同发展

数字孪生、CIM等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


  1. 制造业转型升级

数字孪生、CIM等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了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总之,我国在数字孪生与CIM结合方面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实施,数字孪生与CIM将在我国制造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选矿在线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