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起诉短信通知后要怎样申请撤诉?

在我国,被起诉后收到短信通知是一种常见的诉讼告知方式。然而,有时候当事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希望撤回起诉。那么,在被起诉短信通知后,应该如何申请撤诉呢?以下将从撤诉的条件、程序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撤诉的条件

  1. 撤诉主体:原告、被告或第三人都有权申请撤诉。

  2. 撤诉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可以申请撤诉:
    (1)原告改变主意,认为没有必要继续诉讼;
    (2)被告同意原告撤诉,双方达成和解;
    (3)原告或被告在诉讼过程中发现存在无法证明的事实,导致诉讼无法继续;
    (4)原告或被告因故无法参加诉讼,如生病、出差等;
    (5)法院认为有必要撤诉的其他情况。

  3. 撤诉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原告可以在起诉后、法院判决前申请撤诉。

二、撤诉程序

  1. 提交撤诉申请:当事人应向法院提交书面撤诉申请。撤诉申请应写明以下内容:
    (1)申请人的基本信息;
    (2)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
    (3)撤诉的原因;
    (4)申请撤诉的时间。

  2. 法院审查:法院收到撤诉申请后,应对申请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1)撤诉主体是否具备法定资格;
    (2)撤诉原因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3)撤诉申请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3. 审查结果: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撤诉条件的,应裁定准许撤诉;认为不符合撤诉条件的,应裁定驳回申请。

  4. 撤诉生效:裁定准许撤诉后,诉讼程序终止,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恢复原状。

三、注意事项

  1. 撤诉申请应在法定期限内提出,逾期提出的,法院可能不予受理。

  2. 撤诉申请应真实、合法,不得捏造事实或隐瞒真相。

  3. 撤诉申请应由当事人本人提出,他人代为提出时,需提供授权委托书。

  4. 撤诉申请后,当事人应保持与法院的沟通,及时了解撤诉申请的审查进度。

  5. 撤诉申请被驳回后,当事人仍可依法提起上诉。

总之,被起诉短信通知后,当事人可根据自身情况申请撤诉。在申请撤诉时,应注意以上条件、程序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撤诉申请的成功。同时,当事人应保持与法院的沟通,确保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即时通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