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职博士招生考试有哪些研究计划要求?

2016年在职博士招生考试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一项重要选拔制度,旨在选拔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人才,为其提供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在职博士招生考试的研究计划要求是考生在报考过程中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将详细介绍2016年在职博士招生考试的研究计划要求,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考试规则,为考试做好准备。

一、研究计划的定义及重要性

研究计划是指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考生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问题,提出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预期成果等方面的规划。研究计划是考察考生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依据,对于考生能否顺利通过在职博士招生考试具有重要意义。

二、2016年在职博士招生考试研究计划要求

  1. 研究领域与问题

(1)研究领域:考生应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结合自身兴趣和特长,选择具有研究价值、前沿性的课题。

(2)问题:考生需针对所选领域,提出一个具体、明确的研究问题,并阐述该问题的重要性、研究意义。


  1. 研究目标

(1)阐述研究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2)总体目标应具有前瞻性、创新性,体现博士学位水平。

(3)具体目标应明确、可衡量,为研究过程提供指导。


  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考生应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如文献研究法、实验法、调查法等。

(2)技术路线:考生需详细描述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包括研究步骤、实施计划等。


  1. 研究内容与预期成果

(1)研究内容:考生需详细阐述研究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等。

(2)预期成果:考生应提出预期成果,包括论文、专著、专利、软件等。


  1. 研究进度安排

(1)研究进度:考生需制定合理的研究进度,包括各阶段任务、时间节点等。

(2)研究计划调整:考生应考虑到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调整方案。


  1. 研究条件与保障

(1)研究条件:考生需说明具备完成研究任务的条件,如实验设备、数据资源、经费支持等。

(2)保障措施:考生应提出保障措施,确保研究计划的顺利实施。

三、撰写研究计划注意事项

  1. 结构清晰:研究计划应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便于评审专家阅读。

  2. 语言规范:考生应使用规范的学术语言,避免口语化表达。

  3. 内容充实:研究计划内容应充实,充分展示考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4. 创新性:研究计划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体现博士学位水平。

  5. 可行性:研究计划应具有可行性,确保研究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总之,2016年在职博士招生考试的研究计划要求考生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考生在撰写研究计划时,应严格按照要求,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潜力。只有通过深入研究,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顺利通过考试。

猜你喜欢: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