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感官评价的文献综述

食品感官评价的文献综述

食品感官评价是食品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涉及到利用人的感觉器官(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对食品进行评价和测定。以下是对食品感官评价的文献综述:

发展历程

起源与发展:食品感官评价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欧美国家首先开展了感官品评方法的研究。蒂尔格纳(Tilgner)于1957年出版了第一部感官学专著《定量与定性感官分析法》。

国内发展:中国从1975年开始研究香气和组织评价,到20世纪90年代后,感官评价在中国食品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应用领域

食品加工:感官评价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包括评估餐饮业的清洗效果、生鲜产品、中药药材、香水材料、嗜好性产品(如酒、茶叶)、育种开发园艺产品、环保检测、纺织品和设计学传播等方面。

食品质量评估:感官评价在食品质量评估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可以将感性的食品特性转化为量化的理性指标,帮助评定食品是否满足消费者的口味和嗜好。

方法与技术

感官评价方法:包括“A”-“非A”试验法、嗅觉检验法、味觉检验法、触觉检验法等。

实验条件规范化:为了确保感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实验条件需要规范化,如设立适宜的感官实验室和光照条件。

标准化

国家标准:自1988年起,中国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感官分析方法的国家标准,如《感官分析方法总论》(GB/T10220-1988)等,以规范感官评价的实施。

研究趋势

研究增加: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对食品感官评价的研究文章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活跃度和重要性。

结论

食品感官评价是食品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不仅对食品工业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也是连接消费者偏好与食品生产之间的桥梁。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食品感官评价的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