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成果要素

测绘成果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空间参考系:

检查坐标系统、投影参数是否符合要求,包括坐标系统、高程基准、地图投影各参数的准确性,以及图廓角点坐标、内图廓线坐标、公里网线坐标等。

位置精度:

涉及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平面精度主要检查控制点平面坐标处理不符合要求的个数、要素几何位置偏移超限的个数、要素几何位置接边错误的个数、影像的同名地物点位置中误差等。高程精度则检查等高距、高程注记点高程中误差、等高线高程中误差、控制点高程值处理不符合要求的个数、高程中误差、反生成等高线与其他检核数据的套合误差超限的个数、同名格网高程值(接边)不符合要求的个数等。

属性精度:

检查要素分类代码值错漏的个数、影像解译分类错漏的个数、属性值错漏的个数,以及属性值不接边的错误等。

完整性:

检查要素多余的个数(非本层要素、要素放错层)和要素遗漏的个数。

逻辑一致性:

检查成果概念一致性、格式一致性和拓扑一致性与人文两大内涵。

时间精度:

检查原始资料、成果数据的现势性。

影像/栅格质量:

涉及影像的质量,包括影像的清晰度、反差、畸变等。

附件质量:

检查相关附件的质量,确保其符合规定的要求。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测绘成果的质量框架,确保了测绘成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