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测绘技术要求
测绘航拍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位置选择
视野:选择视野空旷、四周无遮挡或较少遮挡的区域,避开有阴影的区域。
坡度:尽量少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做点,以减少内业刺点时的偏差,因为坡度大时刺点偏差值会被放大,影响模型精度。
预计被破坏程度:避开工地或其他扬尘大的地方,以及他人居所门口,以防影像被覆盖或破坏。
重叠度:通常在5~6片重叠范围内,距离相片边缘要大于150像素,距离相片上的各种标识应该大于1mm。像控点要在旁向重叠度的中线附近,旁向重叠度过小则需要分别布点,但控制区域所裂开的垂直距离要小于2cm。
采集方式
像控分布:测区内的像控不必密集,但要求均匀分布。
相机选择
高分辨率:选择高分辨率相机,如索尼ILX-LR1,其约6100万有效像素的全画幅传感器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影像。
飞行准备
设备选择:选择合适的航拍测绘设备,并进行航线规划和飞行方案设计,确定航高、飞行速度及重叠度。
工作日志:记录每天的风速、天气、起降坐标等信息,并保存数据供日后参考和分析。
通信设备:建立无线电台和地面站,确保地面站和无人机之间的通信畅通。
摄影要求
航摄像片倾角:航摄像片倾角应尽可能小,一般不大于2°,个别最大不大于4°,以获取近似水平的像片,便于地形图的测绘。
航摄比例尺:根据拍摄地区的平坦程度选择合适的航摄比例尺,比例尺越大,像片地面分辨率越高,有利于影像的解译和提高成图精度。
像片重叠度:航向重叠度一般应为60%~65%,旁向重叠度一般应为30%~35%。
航线弯曲与航迹角:航线弯曲度不得大于3%,航迹角影响立体观测效果,需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像片旋偏角:相邻像片的主点连线与像幅沿航线方向的两框标连线之间的夹角应尽量小,以减小对立体像作业范围的影响。
数据处理
高质量影像处理:获得的大量影像数据需要经过专业处理、拼接、校正等步骤,使用专业的摄影测量软件和算法进行分析,以获得高精度的地理信息和空间数据。
通过以上要求,可以确保测绘航拍的精度和效果,满足各种测绘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