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质量标准对氧化钙含量有何要求?

机制砂,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因其资源丰富、生产工艺简单、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然而,机制砂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性能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在机制砂的质量标准中,氧化钙含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本文将详细探讨机制砂质量标准对氧化钙含量的要求。

一、氧化钙的来源与作用

氧化钙,又称生石灰,是钙的氧化物,化学式为CaO。在自然界中,氧化钙主要存在于石灰石、白云石等矿物中。在机制砂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料的成分和加工工艺的不同,氧化钙的含量也会有所差异。

氧化钙在机制砂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氧化钙可以与水泥中的硅酸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耐久性。

  2. 降低混凝土的收缩:氧化钙可以与混凝土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提高其抗裂性能。

  3. 提高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氧化钙可以与硫酸盐反应生成硫酸钙,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

二、机制砂质量标准对氧化钙含量的要求

  1. 国家标准要求

我国《建筑用砂》(GB/T 14684-2011)对机制砂的氧化钙含量有明确规定。根据该标准,机制砂的氧化钙含量应≤2%。这一要求主要是为了防止氧化钙含量过高对混凝土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1. 行业标准要求

除了国家标准外,部分行业对机制砂的氧化钙含量也有特定的要求。例如,在水利工程中,由于混凝土需要具备较高的耐久性,因此对机制砂的氧化钙含量要求更为严格。根据《水利工程混凝土用砂》(SL 328-2016)的规定,机制砂的氧化钙含量应≤1.5%。


  1. 地方标准要求

部分地区根据当地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对机制砂的氧化钙含量制定了更为严格的地方标准。例如,广东省《建筑用砂》(DB/T 4606-2014)规定,机制砂的氧化钙含量应≤1.5%。

三、氧化钙含量过高的危害

  1. 影响混凝土强度:氧化钙含量过高会导致混凝土早期强度降低,影响工程进度。

  2. 导致混凝土开裂:氧化钙含量过高会加剧混凝土的收缩,导致裂缝的产生。

  3. 降低混凝土耐久性:氧化钙含量过高会导致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含量增加,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

四、控制机制砂氧化钙含量的措施

  1. 优化原料:选择氧化钙含量较低的原料,如河砂、山砂等。

  2. 改进生产工艺:在机制砂的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原料的破碎、筛分等环节,降低氧化钙含量。

  3. 添加外加剂: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添加适量的外加剂,如减水剂、引气剂等,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4. 加强检测:对机制砂的氧化钙含量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

总之,机制砂质量标准对氧化钙含量的要求较为严格。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氧化钙含量,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同时,相关企业和施工单位应加强质量意识,严格执行质量标准,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移动式破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