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图测绘流程
现状图测绘的步骤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工具有所差异,但大体流程可以总结如下:
资料收集与评估
收集土地开发治理情况评估资料,确定项目区的精确位置、面积和边界。
检查待复垦土地的利用现状图与地形图等工作底图的精度和变形程度。
底图处理
将纸质地形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扫描为TIF格式的灰度图像。
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对图纸进行变形校正和坐标调整。
数据采集
采用矢量化扫描方法采集图形数据,提高效率并便于批量处理。
使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进行细部点平面坐标测量,测距三角高程方法进行高程采集。
通过RTK技术进行图根控制测量,确保控制点的密度和精度满足要求。
建立数据库
将采集到的数据整理成数据表,并输入到数据库中(如Microsoft Visual FoxPro)。
使用DFSQL程序按条件整理数据,便于后续的查询和分析。
地图绘制
在ArcMap中导入处理后的CAD多段线,设置比例尺。
分别标注规划用途和现状用途,建房尺寸范围的颜色(规划为紫色,现状为红色)。
标注建房者姓名,并进行全面检查。
成果输出
选择文件并导出地图,保存为所需的格式。
以上步骤适用于一般性的现状图测绘,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