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在职博士招生论文答辩成绩如何评定?

2013年在职博士招生论文答辩成绩的评定,是众多在职博士研究生关注的焦点。论文答辩是检验博士生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其成绩的评定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位授予。本文将从论文答辩成绩评定的原则、标准和流程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论文答辩成绩评定的原则

  1. 公正性原则:论文答辩成绩评定要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每位学生的权益。

  2. 客观性原则:评定标准要客观、具体,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

  3. 实事求是原则:评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表现,不夸大、不缩小。

  4. 全面性原则:评定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术水平、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

二、论文答辩成绩评定的标准

  1. 论文质量:论文应具有原创性、创新性,结构完整,逻辑严密,论证充分,语言表达准确。

  2. 答辩表现:答辩过程中,学生应表现出良好的学术素养,回答问题条理清晰,表达准确,逻辑性强。

  3. 学术素养:学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良好的科研道德。

  4. 综合素质:学生应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论文答辩成绩评定的流程

  1. 准备阶段:学生完成论文撰写,向导师提交答辩申请。

  2. 审查阶段: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的论文进行审查,并提出修改意见。

  3. 答辩阶段:学生按照答辩委员会的要求进行论文答辩。

  4. 评定阶段: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的论文质量、答辩表现、学术素养和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5. 公示阶段:答辩委员会将评定结果进行公示,接受学生和公众的监督。

  6. 审批阶段:学位授予单位对答辩委员会的评定结果进行审批,最终确定学生的学位授予。

四、论文答辩成绩评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存在问题:部分答辩委员会在评定过程中存在主观性、随意性,导致评定结果不够公正。

对策:加强对答辩委员会的培训,提高其学术水平和职业道德;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评定过程的公正性。


  1. 存在问题:部分学生在答辩过程中表现出紧张、焦虑,影响答辩表现。

对策: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提高其心理素质;组织模拟答辩,帮助学生熟悉答辩流程。


  1. 存在问题:部分学生的论文质量不高,缺乏创新性。

对策:加强对学生的学术指导,提高其论文写作水平;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学术视野。

总之,2013年在职博士招生论文答辩成绩的评定,应遵循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的原则,综合考虑学生的学术水平、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通过不断优化评定流程,提高评定质量,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的在职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在职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