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国一作文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为 漫画材料作文,要求考生阅读漫画,结合材料的内容和语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点进步,一点人生

暮色暗淡,残阳如血。北方的风凛冽地刮着,刮得人生疼。一个十八岁的少女坐在河边,手里拿着最后一次的模考卷,上面的分数令她心寒。她考差了,离自己梦想的学校还差了好多,然而更令她伤心的是,她的父母非但没有安慰她,反而将她痛骂了一顿。女孩于残阳中站了起来,她撕碎了手里的试卷,回到了家。没有人知道那个夜晚女孩想了什么、想了多久。只是看见,从那以后,女孩仿佛在书桌旁生了根。几个月后,女孩坐在高考考场上,答完了人生最重要的几份卷。也许是好事多磨,女孩虽然比最后一次模考分数多出了很多,但依然未能考上梦想院校,只因几分。女孩流着泪在田野上使劲奔跑,最后累到躺倒在地。盛夏,农村的夜空被点点繁星照亮,女孩睁着流着泪的眼睛,看着热闹的夜空,仿佛自己的梦想跟那星星一样离她如此遥远。这时,女孩的父亲躺在了她的身边。“对不起,我还是没考上,你骂我吧。”

写给妈妈的一封信

妈妈:你送我到学校门口,我顺着人流走进考场,没有回望,我能够想象你眼神里复杂的情绪,我想我还是走得淡定一点吧。可是眼前的漫画却让我思绪翻滚。一个孩子第一次考试100分,脸上一个吻印,第二次考了98分,脸上一个掌痕;另一个孩子第一次考试55分,脸上一个掌痕,第二次考试61分,脸上一个吻印。我想的是,第三次呢?第四次呢?

奖惩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听到考试,学生们还真是“闻风丧胆”,老师的一句话,可以让同学们个个叫苦连天。有了考试,这分数也成了家长们的最看重的东西。可这分数,却让某些孩子享受了一些“非凡”的待遇。我最近看了一幅有趣的漫画,它让我陷入了沉思。这幅漫画的内容是这样的:考试结束了,东东拿着两张“极端”的试卷回到家里。第一次考试,他得了100分,脸上被妈妈亲了一下;第二次考试,他得了98分,脸上却被妈妈打了一下。这幅漫画让我深思:分数,真的是衡量一个孩子的唯一标准吗?

双重标准

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精神拷问的时代里,麻木地欢笑着,痛苦着,那些所谓的大众用苛刻的眼光对优秀的人求全责备,对失败的人的一点点进步即大肆赞美,即使他的进步离优秀还很远。真是可笑的双重标准。作为普通人,我们常常会想到疑惑:那些很优秀很成功的人们,为什么最终会成为普通人?他们是不是累了?他们被这大众的双重标准压抑得喘不过气来。

这些范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漫画中的现象,探讨了分数、奖惩、双重标准等话题,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理解。希望这些内容能对2023年及以后的考生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