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防范措施
测绘预防措施可以从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分别进行,具体措施如下:
国家层面
完善法律法规
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健全地理信息安全、地理国情监测、地理信息共享应用、应急测绘等方面的法规制度。
加强对国内测绘企业的资质审查和监管,确保只有符合资质要求的企业才能从事测绘活动。
对合作的境外企业进行严格的背景调查和资质审核。
强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通过国际合作,建立跨国测绘活动的监管机制,共享情报,打击非法测绘活动。
参与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专家委员会等国际组织,推动国际测绘地理信息管理的协调发展。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设立专门的地理信息安全团队,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和权限,负责实施和监督安全措施。
建立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监管机制,形成全国“一盘棋”的监管格局。
企业层面
加强内部管理
确保所有测绘数据的采集和使用都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实施先进的安全技术手段
采用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技术手段,保护测绘数据的安全。
采用云盒子GIS数据防泄密解决方案,形成涉密测绘地理信息可信分发、可控使用和过程溯源技术体系。
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
提高测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定期进行地理信息安全培训,使其了解最新的安全威胁和防范措施。
设备与数据安全防护
设备保管与运输
注意防护设备的防护罩和外壳,避免外部不当操作对设备造成伤害。
设备运输时应放置在稳定的平台上,并固定好,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滑动或摔落。
设备维护
遵循相关的操作手册和说明,正确使用设备,并及时修复设备故障,以避免进一步损坏。
人身伤害防护
对所有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正确的操作流程,并且能够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提供相关的安全操作手册和说明,明确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制定一套明确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紧急情况下的求助方式等。
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手套等。
数据备份与加密
定期对设备中的数据进行备份,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安全的地方,以防数据丢失或被篡改。
对设备中的重要数据进行加密,以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非法获取。
访问权限控制
通过对用户身份的识别和鉴别,限制不同用户对测绘数据的访问权限,防止非法用户获取敏感数据。
权限控制机制可以分为物理层面和逻辑层面,综合运用这些手段,形成多层次的权限和访问控制体系,提高测绘数据的安全性。
设备使用与维护
测绘生产装备安全,如涉密平板笔记本、无人机、水准全站三脚架等,要专机专用,专人管理,严格控制。
涉密计算机、存储设备不得连接互联网,不得安装无线网卡,不得开启蓝牙、红外功能及使用无线键盘、无线鼠标等其他无线互联设备。
涉密移动存储介质要在统一标识密级、编号、登记后配发,不得随意更改移动存储介质的类型及用途。
环境防护
在测绘项目周边划定生态保护区,以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设定了严格的工作限制,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建立合理的废物处理和回收系统,确保项目期间产生的废物得到妥善处理和分类回收。
在测绘项目完成后,进行植被恢复工作,以保护和促进当地植物物种的生长。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测绘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和问题,确保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数据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