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的事实
景观设计的事实包括以下几点:
平面化问题:
现代景观设计往往过于平面化,设计图纸上的平面图案虽然美妙,但实际施工后,人们很难体会到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大尺度的平面布置使景观设计变成了纯粹的装饰品,与人的距离感增大。相比之下,中国园林注重空间变化和竖向尺度,强调与人的交流与对话,通过详尽的分析比较和组合,设计出最佳的游览路线。
孤立化问题:
景观设计有时过于孤立,即设计的东西没有与周围的环境和本身的地理条件联系起来。例如,一些建设者常用方法是将景观安排在视线最好、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位置上,导致原有的天然石块被推土机埋葬,原有的泉水被填平,肥沃的表土被覆盖,破坏了自然面貌,造成与四周极不协调的“风景污点”。
生存艺术缺失:
景观设计学应定位成“生存的艺术”,具有大禹一样的治水能力的艺术,而不应被定位成一门娱乐性质的造园艺术。面对强大的自然力,如印度洋大海啸和新奥尔良的卡特里那飓风,景观设计学需要重拾其作为“生存的艺术”的作用。然而,目前这门艺术正在被单一目的的工程所替代,并在装饰性的城市和花园中沦落。
忽略人文地理特性:
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过于依赖传统设计和西方园林设计形式,经常忽略人文地理的特性,不从长远方面考虑,导致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让园林观赏性变差,同时不注重建筑与城市整体布局的搭配,造成园林景观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园林设计的需求。
生态意义缺失:
由于受城市化进程的驱使,园林景观成为城市的装饰品,失去了实际存在的生态意义。城市生产的大环境已经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建设绿色园林城市迫在眉睫。
这些事实表明,景观设计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需要综合考虑环境、生态、人文等多方面因素,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