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中的过渡手法
在景观设计中,过渡手法是创造流畅空间体验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过渡手法:
连接作用
通过加入一些过渡性质的空间,使得各个部分有节奏地联系起来,给人较好的空间体验。例如,古典园林中在大门和生活用房之间的过渡空间是设计的重点,如安藤忠雄设计的水的教堂,墙体所围合的廊道空间很好地塑造了教堂的氛围。
渗透作用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空间叠加在一起时,它们重叠的部分形成过渡空间。这些空间有边界和独立性,但在重叠部分互相渗透,达到你中有我的效果。例如,古典园林设计中常见的廊道曲折和水岸线的控制。
柔化作用
空间的转化受制于形态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缺乏过渡空间的柔化会使空间显得突兀。例如,曲线空间和高差处理可以柔化边界与外部环境的冲突。
边界的设计
柔性边界是一种半私密半开敞的过渡空间,能够起到连接转化的作用。例如,丹麦学者杨盖尔提出的柔性边界理论。
台阶
台阶是景观高差问题中常用到的解决方式,具有消化高差、空间转换、通行、休憩等功能。台阶可以与水景、置石、园建、植物等结合,形成丰富的景观效果。台阶在心理上给人以暗示和提醒,让人预感变化的到来,是空间过渡的一种常见形式。
点空间与线空间的设计
点状元素如小品、树池、亭子等在过渡空间中形成独特性景观,而线空间则通过不同的线形修饰表达不同的情感和空间。直线在景观中应用广泛,如直线铺装和台阶,给人明确和安定的感觉。
渗透手法
渗透在景观中应用于铺装、绿化种植、墙面装饰等,通过元素由疏到密的逐渐过渡,形成常规的渗透手法。此外,将文化元素衍生应用于有形的表现中也可以理解为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