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单位复业
餐饮单位复产需要遵循以下步骤和措施:
填写和提交相关资料
填写《餐饮业复工备案表》。
制定《餐饮业复工和疫情防控方案》,适用于大型以上餐饮单位。
编制《餐饮业复工人员信息汇总表》。
备案和公示
将上述资料报辖区市场监督管理所备案认可后,即可复工复产。
在店内醒目位置张贴《餐饮业复工备案表》。
防疫措施
恢复经营前必须准备好测温仪、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并保持环境清洁,营业中开窗通风。
对经常触摸的部位进行预防性消毒,每天在营业期间消毒2~3次。
每日对经营场所各功能分区、设施设备等进行集中消毒,主动关停空间封闭、通风功能差、不具备消毒杀菌条件的场所。
员工管理
所有员工必须持绿色健康码、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无异常后方可上岗。非本店员工一律不得进入店内。
若发现员工体温超过37.3℃或出现咳嗽、流涕、发热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一律不得进入,立即向当地政府防指报告,并协助做好隔离、送医等相关工作。
经营限制
各餐饮店不得堂食,只能打包外卖、外送或通过网络订餐平台配送。
店门口顾客较多时应提醒顾客有序排队,间距1米以上并佩戴好防护口罩。严禁集体聚餐。
严禁食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严禁采购销售来源不明、未经检验检疫合格、病死等畜禽、水产品及其制品,不得在店内宰杀禽类。
食品安全
在复工前,要对餐饮企业的设施和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餐饮企业应建立员工健康档案,记录员工的身体状况和健康信息,并要求员工在复工前进行体温测量和健康状况申报。
餐饮企业应充分准备好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消毒液等,以保护员工和消费者的安全。
餐饮企业要加强店内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特别是对频繁接触的表面和设备进行定期和规范的消毒。
餐饮企业应合理设置和调整用餐环境,保持餐桌间距离,提供分餐制度和个人餐具,减少人员密集程度。
餐饮企业要严格把控食材的采购和储存,确保食材的安全卫生,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线上服务
餐饮企业可以提供线上订餐服务,减少人员流动和接触,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感。
疫情监测和防控
建立疫情监测机制,对员工进行定期体温检测,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隔离并报告相关部门。
加强与健康部门的联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并根据相关要求作出相应调整。
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疫情防控的认识,提醒客户注意个人防护。
通过以上步骤和措施,餐饮单位可以科学、有序地恢复经营,同时确保员工和消费者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