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测绘装置是什么
遥感测绘装置是一种 利用传感器接收地物反射、散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号进行测绘的设备或系统。它可以通过不同的平台,如地面、航空和航天平台,使用各种传感器来获取地球或其他星体的地形图或其他专题图。遥感测绘技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地形测绘、土地资源调查、农业种植面积估测、环境质量监测等。
航天遥感测绘:
主要利用人造卫星作为观测平台,卫星飞行高度一般在600~1000千米,轨道形状近圆形,与地球南北极轴线夹角小,设计为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搭载的传感器如多光谱红外扫描仪、红外热像仪和单通道红外辐射计等,用于测量地物的红外辐射能量,获取红外图像。
航空遥感测绘:
通常使用无人机搭载各类传感器,如光学相机、多光谱相机、雷达和激光雷达等,从空中对地表或特定目标进行远距离、非接触式的测量与数据收集。这一过程涉及飞行控制、遥感数据处理和GIS集成等多个环节,旨在快速、准确地获取地表的空间信息,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建筑物分布、水质监测等。
地面遥感测绘:
可能涉及使用地面传感器收集地物辐射数据或通过传感器接收地面目标反射和发射的电磁波信息,以获取地表景观图像。这种技术能够大面积同步观测地形地貌、植被覆盖以及城市变化等信息,并快速更新地图资料。
遥感测绘定位装置:
例如山东至信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该装置定位于山区实时测绘勘测,通过固定安装和可转动的组件提供稳定的支持,并内置勘测调平组件以保证测绘设备的精确度。
地理信息遥感测绘装置:
包括测绘仪机具和测绘仪载具,能够带动测绘仪载具在空间内进行稳定运动,解决传统测绘设备在空间运动中稳定性差和起降过程中冲击力大的问题。
综上所述,遥感测绘装置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系统,它通过不同的传感器和平台,获取高分辨率的地理空间信息,支持多种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