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的技术参数有哪些特点?

机制砂,又称人工砂,是采用机械破碎、筛分等工艺将天然石料加工而成的砂粒。随着建筑行业对环保、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要求的提高,机制砂因其环保、性能稳定等优点,逐渐成为建筑用砂的主要来源。本文将详细探讨机制砂的技术参数及其特点。

一、机制砂的技术参数

  1. 粒径分布

机制砂的粒径分布是指砂粒大小组成的分布情况。粒径分布是评价机制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说,机制砂的粒径分布应符合以下要求:

(1)粒径范围:0.15mm~5mm;
(2)级配良好,即不同粒径的砂粒在混合物中的比例适宜,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细度模数:在1.6~3.0之间,细度模数越小,砂粒越细,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1. 含泥量

含泥量是指机制砂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含泥量过高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因此,机制砂的含泥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一般来说,机制砂的含泥量应≤3%。


  1. 针片状颗粒含量

针片状颗粒是指长度与厚度之比大于3的颗粒。针片状颗粒含量过高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机制砂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应≤10%。


  1. 压碎值

压碎值是指机制砂在压力作用下破碎的程度。压碎值越低,说明砂粒越坚硬,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一般来说,机制砂的压碎值应≤30%。


  1. 磨损值

磨损值是指机制砂在磨损试验中的磨损程度。磨损值越低,说明砂粒越耐磨,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一般来说,机制砂的磨损值应≤30%。


  1. 水泥用量

水泥用量是指制备1立方米混凝土所需的水泥质量。机制砂的水泥用量应与天然砂相当,以保证混凝土的性能。

二、机制砂的特点

  1. 环保节能

机制砂生产过程中,采用机械破碎、筛分等工艺,避免了天然砂的开采和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同时,机制砂生产过程中能耗较低,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


  1. 性能稳定

机制砂的粒径分布、含泥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等技术参数均经过严格控制,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


  1. 资源综合利用

机制砂的生产利用了大量的废弃石料,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降低了建筑行业对天然砂资源的依赖。


  1. 价格优势

机制砂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降低建筑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1. 应用广泛

机制砂适用于各类混凝土工程,包括高层建筑、桥梁、道路、港口等,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总之,机制砂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具有环保、性能稳定、资源综合利用等优点,在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推广应用机制砂的过程中,还需加强对机制砂生产企业的监管,确保其产品质量,以充分发挥机制砂在建筑行业中的优势。

猜你喜欢:电池黑粉回收